为加强对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的监督管理,维护市场秩序,防范金融风险,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,银保监会办公厅、人民银行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了《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。
国务院新闻办1月15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。央行副行长陈雨露、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、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、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等出席。
欧洲中央银行13日发布的数字欧元公共咨询初步分析结果显示,公众对数字欧元的支付私密性需求最高。
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,要实施更大范围、更宽领域、更深层次对外开放,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。为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,工商银行依托全球网络、金融科技、客户基础等优势,稳步实施“境内外汇业务首选银行战略”,积极为“走出去”和“引进来”搭建金融桥梁,为外贸外资企业提供全球化的全面金融服务,推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。
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3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,多数辖区经济实现温和增长,但就业市场复苏放缓。
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13日说,亚投行将不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融资比重,到2025年气候融资占比达到50%。
央行13日发布2020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。初步统计,2020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4.83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3%。其中,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71.6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2%;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.1万亿元,同比下降0.6%;委托贷款余额为11.06万亿元,同比下降3.4%;信托贷款余额为6.34万亿元,同比下降14.8%;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.51万亿元,同比增长5.3%;企业债券余额为27.62万亿元,同比增长17.2%;政府债券余额为46.06万亿元,同比增长22.1%;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8.25万亿元,同比增长12.1%。
央行12日发布2020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。初步统计,2020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4.86万亿元,比上年多9.19万亿元。
戴利奥在接受英国《金融时报》采访时说,2020年对中国金融市场而言意义重大,新冠疫情危机凸显中国经济出色表现,促使大量投资流入中国。戴利奥说,尽管目前中国的金融体系不如西方国家发达,但“中国已经拥有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,我认为中国最终将拥有世界金融中心地位。纵观历史,贸易大国最终都发展成为全球金融中心,并拥有全球储备货币”。
2020年,财政部协调亚洲开发银行及相关各方,积极应对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,加快开展亚行贷款项目磋商谈判和签约,全年贷款总额20.85亿美元,在华贷款规模创新高。
美国当地时间1月8日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执董会结束了与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,发布了工作人员报告。IMF指出,中国推出了强有力的防疫措施,迅速开展政策行动缓解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使得经济得以持续复苏。IMF预计,2021年中国GDP增速达7.9%。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8日表示,2020年中国采取了有效防控疫情措施,并迅速出台了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支持,经济持续复苏,同时结构性改革持续取得进展。